<a href="http://www.hitsteps.com/"><img src="//log.hitsteps.com/track.php?mode=img&amp;code=8f721af964334fa3416f2451caa98804" alt="web stats" width="1" height="1">website tracking software

熊貓匯款 - 跨境匯款的創新解決方案

跨境匯款市場的痛點與變革

隨著全球化進程加快,跨境資金流動的需求持續增長。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24年全球跨境匯款規模已超過8,000億美元,但傳統服務模式仍存在顯著不足:行業平均手續費率高達626%,資金通常需2至5天才能到賬,且匯率差異隱性成本突出。對海外華人用戶而言,匯款回中國常面臨顯性手續費、隱性匯率差與時間成本三重損失。

Panda Remit(熊貓速匯)成立於2018年,是一家線上跨境匯款平台,致力於解決這些結構性市場問題。其核心團隊成員來自支付機構如支付寶及美國運通,主張以數字網絡重構匯款流程。根據2025年公開資料,其服務已覆蓋全球超過40個國家和地區,用戶數接近300萬。

創始人的突破之路

Panda Remit的誕生源於一次典型的痛點體驗。聯合創始人鄭健(Ken Zheng)曾公開分享,他在美國工作期間匯款回中國時,遭遇高昂費用、兩小時的線下排隊與長達五天的處理時間。這促使他思考:為何跨境匯款如此低效?

團隊研究發現,傳統模式的核心瓶頸在於:銀行依賴SWIFT系統導致高額中轉成本,而部分機構的線下代理網絡則增加營運支出,最終轉嫁給用戶。此外,華人用戶普遍面臨語言障礙、流程複雜與匯率不透明等痛點。

2018年,鄭健與曾懿(Eric Zeng)在新加坡共同創立Panda Remit,首創「互聯網+本地清算」模式:用戶在APP完成身份驗證後,資金直接匯入Panda Remit的本地資金池,再由當地合作銀行即時清算至收款人。此模式免除跨境轉賬,手續費降低80%,處理時間從數天縮短至數分鐘。

商業模式的降維創新

1 Panda Remit的商業模式主要在三個維度上實現差異化:

- 成本重構:捨棄傳統機構的線下網點,採取純線上運營,降低獲客成本。透過與全球多家銀行與電子錢包的API整合,構建去中心化清算網絡。

- 科技驅動:自研智慧風控引擎實現自動化審核,將KYC(了解你的客戶)審批時間從行業平均24小時縮短至數分鐘。採用銀行級SSL加密與PCI DSS認證,確保交易安全與資金流可追溯。

- 生態整合:除與中國的支付寶、微信支付達成戰略合作外,亦接入PayPal(美國)、Paytm(印度)、Touch’n Go(馬來西亞)、GCash(菲律賓)等主流國際電子錢包,構建覆蓋全球在地支付需求的本地化支付網絡。

在此模式下的運營數據顯示,匯款費用 reportedly 僅為傳統銀行的1/10,匯率緊貼中間價,最快2分鐘可完成資金轉賬。

2 三重競爭優勢

在跨境支付巨頭林立的市場中,Panda Remit建立了難以複製的競爭優勢:

- 合規資質:已獲多國金融牌照,包括香港MSO、澳洲ABN及新加坡MAS。2020年入選Mastercard Start Path計畫,成為全球唯一獲此殊榮的匯款公司。

- 在地化運營:根據區域特性靈活調整服務策略,如支援日本「資金證明」文件上傳、在東南亞整合GCash等本地電子錢包作為付款通道。

- 資本支持:據公開資料,Panda Remit已完成多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紅杉資本與光速創投,累計融資數千萬美元。其合作網絡涵蓋多家銀行與主流電子錢包平台。

3 產品組合

隨著用戶需求分化,Panda Remit的產品線日益多元化。主要功能包括:

小額匯款: 支援20餘種貨幣兌換,覆蓋超過100個國家與地區。針對匯率波動痛點,系統設有匯率提醒功能,用戶可預設目標匯率範圍,當市場匯率觸及設定值時即發送通知,協助用戶選擇最佳匯款時機。平台同時提供全流程匯款追蹤,透明度高。

大額匯款: 新推出的大額轉賬服務單筆最高可達10萬新幣,據報手續費較傳統渠道低約70%。用戶可在線提交身份與資金證明文件,經安全審核後匯出。目前服務已覆蓋香港、新加坡、澳洲及歐洲等主要市場。

留學學費支付: 為國際學生提供專屬服務,連接全球超過37,000家教育機構(含高等教育、普通教育及語言學校)。資金可直接匯入學校指定帳戶,理論上可避免中介延遲。官方資料顯示,每筆交易手續費為人民幣80元,並支援即時匯款。

全球收款: 收款方可主動發起匯款請求,覆蓋超過100個國家與地區,降低詐騙風險。

多幣別賬戶(已於新加坡上線): 2025年推出的新加坡用戶專屬功能,定位為一站式跨境資金管理工具。主要特色包括: - 線上開戶,KYC驗證最快3分鐘完成; - 餘額每日計息,年化收益最高2%;月均存款超過1萬新幣者可獲匯款手續費免除券; - 支援10大主要貨幣即時兌換,使用賬戶餘額匯款可享手續費優惠。

4 在競爭格局中的差異化生存

面對傳統機構與新興對手的夾擊,Panda Remit找到了獨特定位:

與傳統銀行相比,Panda Remit在成本、效率與流程上均具優勢。例如在香港市場,匯豐銀行跨境匯款費用約為港幣100至150元,而Panda Remit採固定費用(每筆港幣30元),新用戶首筆更可享100%手續費減免。

與匯款公司(如Western Union與MoneyGram)相比,傳統機構依賴龐大的線下網點,約70%業務來自現金匯款(如東南亞移工)。這種重資產模式導致高運營成本,而Panda Remit純線上運營在成本控制上具有結構性優勢。

與新興數字匯款平台(如Wise)相比,Panda Remit更聚焦華人用戶需求,支援支付寶與微信支付通道,介面全中文化,並針對留學生與移工推出定制服務。據公開資料,Wise平均處理時間約兩小時,而Panda Remit稱90%交易可於一小時內完成,費用顯著更低。

這一差異化策略使其在成立七年內躋身全球跨境匯款市場的領先行列。

普惠金融的創新範例

在服務覆蓋層面,Panda Remit正以科技重塑數百萬華人的跨境資金流體驗。其成功體現出一個簡單商業邏輯:在看似飽和的金融市場中,真正解決用戶痛點即可創造巨大價值。

當傳統金融機構仍依賴SWIFT系統並收取高昂費用時,Panda Remit以「愛無國界(Love without Borders)」為品牌理念,展現出金融科技的人文溫度。技術創新與用戶體驗並行,成為其市場擴張的重要差異化優勢。

未來,隨著海外華人規模增長及跨境支付基礎設施完善,Panda Remit或將從華人市場延伸至更廣泛的全球市場——但其「快與量」的核心優勢能否持續,仍有待觀察。畢竟,在金融科技世界中,一旦贏得用戶信任,它將成為最強大的競爭力。

更多